手机看新闻

扬州24处工业遗存成首批工业遗产 拟再公布一批

来源:扬州网-扬州晚报 2016-07-08 09:23:00

[摘要] 工业遗产是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城市成长的轨迹,反映了城市的蜕变和升华。如何保护好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是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城市成长的轨迹,反映了城市的蜕变和升华。如何保护好工业遗产?在年初的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杨学华等10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切实加强我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议案”,呼吁加大对工业遗产的保护。记者昨从市人大获悉,日前市文物部门对议案作出答复。

■调查■

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企业中,目前尚有遗存的仅78处

杨学华等市人大代表对我市工业遗产现状进行了调查。扬州是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古以来,传统手工业较为发达。19世纪中叶以后,就有三和酱菜、谢馥春等手工工场。民国时期,产生了一些近代工业企业,如扬州麦粉厂。抗战时期,新四军以及抗日民主政权在苏北抗日根据地相继创办了印刷厂、纺织厂等,如大华棉织厂。解放后,到1956年底,扬州就建设有国营企业24家。20世纪50-70年代,扬州工业企业便陆续沿着古运河布点,像农药厂、皮革厂、制药厂、冶金机械厂、农机厂、汽车修配厂、化肥厂等。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共同作用下,不少老企业“关、停、并、转”,主城区内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目前诸多老企业正面临停产、空关境遇。2015年,市规划部门对我市近现代工业遗存现况进行普查。根据扬州市志、扬州工业交通志等史料记载,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企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约有172家企业,通过普查目前尚有遗存的工业企业仅为78处,结合扬州工业发展历史特征,其中具有保护价值的工业遗存为24处。

■建议■

普查全市域工业遗产,确定保护规划范围、内容和时间表,分层级保护

“我市近代工业遗产数量虽然不多,但特色鲜明、分布集中、形态完备,作为一个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对研究扬州的城市历史文化、现代工业进程等有重要的价值。”杨学华等市人大代表认为,目前我市许多有价值的工业遗存正面临不可逆的拆毁,大量珍贵档案在流失,所以,尽快开展工业遗产的认定和抢救性整理非常重要,工业遗产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在调查的基础之上,杨学华等市人大代表建议,要重视挖掘工业遗产价值,着力发挥工业遗产在名城保护与利用中的作用,要在对全市域工业遗产进行普查的基础上,确定保护规划范围、内容和时间表,分层级加以保护,并将各县(市)区也列入范围,列出相关名录,要对规划部门已列出的24处工业遗存由文物与规划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对其进行鉴定,根据其实际价值明确纳入文保保护体系或历史建筑保护体系,明确保护要求。要通过规划审批以及批后管理等方面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利用。

“制定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相关政策”,杨学华等市人大代表建议,要加强对工业遗产的利用。对于尚且在使用的工业遗产,要延续其使用方式,发挥其原有功能,并在使用时加强保护。对于已经停止使用的工业遗产,要寻求对其合理使用的切入点,结合国内对工业遗产开发再利用的经验,将之打造成主题博物馆与陈列展览中心、文化创意产业园、各种教育培训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

■答复■

将对首批24处工业遗产论证,提请再次公布一批工业类文保单位

市文物部门日前对议案作出答复。答复透露,本世纪初,在古运河畔棚户区改造过程中,经多次调查论证,扬州麦粉厂大楼得以原址保存保护,我市工业遗产的保护逐步迈上议事日程。2007至2012年,在第三次文物普查过程中,我市共普查登记工业遗产点172处。2015年,市财政拨付工业遗产保护专项研究经费,由市规划部门牵头对我市近现代工业遗存状况进行普查,并终选定24处工业遗存作为扬州市区批工业遗产。

据了解,市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我市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一批保存状况较好、价值等级较高的工业遗产被列入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市规划部门推荐的24处工业遗存中,其中扬州麦粉厂(大楼)2008年已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推荐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谢馥春旧址(扬州谢馥春日用化妆品厂)、邵伯粮库、江苏油田真武真6井等三处工业遗产在2011年公布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蚕种场、陆顺兴布厂为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记点,2014年公布为扬州市首批历史建筑。

答复透露,我市在合理利用工业遗产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2005年,麦粉厂大楼就曾用作扬州市工业文化展览馆对外开放,2015年,交由瘦西湖景区管理,现用作水上游览线游客服务中心,成为扬州对外展示的窗口;老字号谢馥春香粉厂依托旧址设立了“谢馥春传习所”,通过传统技艺展示、传统建筑展示,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东关街的旅游新亮点;蚕种场大楼目前交由广陵区文新局管理,近期将制作“广陵运河文化展”,系统展示运河申遗历程和遗产点风采。

“今后将会同市规划部门,组织文保专家对首批24处市区工业遗产进行论证,针对符合条件、专家推荐的工业遗产,提请市政府再次公布一批工业类文物保护单位,争取纳入文保体系予以保护。”文物部门在答复中透露,积极倡导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再利用,让工业遗产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避免模式化、单一化。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00
精彩评论

回复还可以输入100

大家都在看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帮你找房

    相关知识
    免责声明:本站楼盘信息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信息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为准,请谨慎核查。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