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未来扬州布局“两片三廊”,你怎么看

发表于2013-12-11

今后“京杭之心”将成扬州商务行政中心,“明月湖”成西部商业中心,“运西——八里”为城南副中心,“舜天路西”成东部商业副中心以及其他片区中心。《扬州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通过省专家评审,未来绿色将成扬州的城市基底。

发表于2013-12-11

未来城市公共空间布局啥模样?

总体布局结构:“两片三廊”

“两片”

北山片区将成旅游名片

规划部门专家介绍,“两片三廊”的总体布局结构规划,其中“两片”是指,北山生态区(邵伯湖湖荡地区)和北洲生态区两大片区。

发表于2013-12-11

“三廊”

江淮生态廊道贯穿南北的城市绿带

据了解,规划中的“三廊”是指南北向连接邵伯湖和长江的“江淮生态廊道”、东西向连接西部丘岗水源涵养区和东部农业生态区的“仪扬河-夹江生态廊道”以及连接邵伯湖、瘦西湖、西郊森林公园的“瘦西湖一西郊生态廊道”。

发表于2013-12-11

仪扬河一夹江生态廊道成城市“中央公园”

仪扬河一夹江生态廊道以仪扬河、夹江及其滨水防护绿地构成城市南部东西方向重要生态廊道,东西向连接西部丘岗水源涵养区和东部农业生态区。

规划建议,要保持仪扬河、夹江及滨水生态防护绿化的连贯性,防止城市建设的侵蚀。在扬子津区域结合生态廊道规划建设市级公园,安排一定规模公共服务设施,保护并完善高曼寺宗教活动场所;沿夹江两岸鼓励结合农业生产开展生态旅游,可适度建设不切割生态廊道的经营性绿地(如高尔夫球场等)。


发表于2013-12-11

规划专家表示,该廊道应如扬州市的“中央公园”般,并作为绿肺渗透到南北两侧城市片区的公共空间建设中,廊道内可以建设运动场地、游园、自行车环路、球场等,容纳多种城市活动,适度建设小型公共设施。保持南北两侧的步行联系,但应避免过多城市道路的直接穿越。

瘦西湖一西郊生态廊道氧源绿地和西北部的“森林”

此外,瘦西湖一西郊生态廊道也是总体布局的重要一环。该廊道是连接北山片区、蜀冈一瘦西湖景区和西郊森林公园的重要生态廊道,其中部分区段也是总体规划结构“瘦西湖一古城一古运河文化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发表于2013-12-11

一城一环 一轴两带

据了解,《规划》还提出“城环相扣,一轴两带,以线串点,多中心控制”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结构。“一城”是指主要由隋唐古域和明清古城构成扬州市老城区。“一环”是指环城水系主要由古运河、瘦西湖、二道河、唐子城护城河、宋堡域护城河以及邗沟等历史水系共同构成。

而“一轴两带,多线串点”,主要包含文昌中路城市综合轴、古运河历史风光带及新都路都市生活带,四条贯穿扬州城市的轴带通过线性空间串联了整个城市的主要中心及核心公共空间。此外,公共中心体系的规划,则是“京杭之心”为商务行政中心、“明月湖”为西部商业中心、“运西一八里”为城南副中心、“舜天路西”东部商业副中心以及其他片区中心。

发表于2013-12-11

一城一环”如何进行控制?衔接老城区、环城水系形成网状空间

从整体来看,老城区公共空间以街巷、河岸、遗迹保护场地等硬质空间为主,环城水系则以两侧20米以上的绿化带为主。老城区和环城水系公共空间建设应注意衔接,形成网状的公共空间系统,保证慢行系统的联系通畅。

而在环城水系公共空间控制上,要注意保持环状慢行系统的通畅,建设完整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通行网络,串联各历史遗迹、滨河公园、广场、运动场地等滨水空间;环城水系每一段都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应强化公共空间与该阶段历史遗迹的结合。

发表于2013-12-11

“一轴两带”如何建设控制?

文昌路公共中心轴成城市展示“窗口”

《规划》指出,“一轴”是指文昌路公共中心轴。文昌路西至扬溧高速,东至京沪高速,联系市级商务行政中心、老城区、东西城市副中心以及江淮生态廊道,沿路从东至西依次展示出扬州的现代都市风貌、历史古域遗韵、繁华商业都心以及生态自然景观等。

《规划》认为,新城西区段应以现代都市公共活动空间为主;老城区段强化沿街两侧步行街道的历史空间感;广陵区段展示现代繁华的商业活动空间;东部杭集片区与江都区段,经过七河八岛生态保育区,可在两侧适当增加游憩空间。

上一页|1|
/1页